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参政议政 > 建言献策
关于加强我市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提案
2018-03-29 10:03:16


    体育发展,人才为本,做好后备人才工作是体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发展竞技体育的坚实基础。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新路子,不断完善培养体系,培养和输送了大量优秀的体育人才,为国家、省、市争得了荣誉,累计向省以上训练单位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200多人,有30多人次进入国家队、国青队、国少队训练,其中,王铮参加奥运会,郭帅、张欢在仁川亚运会上获得金牌,5人获得世界冠军,10名运动员获得亚洲冠军,有30名运动员获得全国冠军。先后有101名体育特长生被清华大学、北京体育大学等高等院校录取,300多名学生考取了大专,升学率达95%以上。

在看到取得成绩的同时,不容忽视存在的问题:一是资金政策问题。当前,我市县训练单位普遍存在训练设施不完善,培训环境较差的问题,硬件条件落后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二是体制机制问题。当前,体育训练已走上社会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我国完全的三集中训练模式已然受到了市场的冲击,然而,业余体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等体育类学校与社会结合的多元管理体制还不够健全,社会对业余体育训练的投入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处于一种分散及自由发展状态。三是体育与教育相结合问题 。各级各类业余体校学生文化知识水平不高,一直是困扰有关各方而又难以解决的一大问题,也是阻碍业余训练水平进一步提高的一大瓶颈,加之,受传统观念影响,社会各界普遍对体育后备人才储备工作重视不足。四是教练员的专业技术问题 。现有的基层教练员,普遍存在训练手段过于传统、选材不精不准、思想教育工作不能针对现在青少年的心理特点要求等问题,优秀、合格的教练员较为缺乏。
为进一步推动我市各县区体育后备人才建设工作全面发展,提高我市竞技体育整体实力,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大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经费投入。加强硬件设施设备建设,改善训练条件,以市体育场为依托,加大投入,配备完善设施设备,加大支持少体校建设力度。财政部门要足额将少体校工作经费列入全年财政预算,每年合理安排少体校设施设备购置及运行经费,严格按国家标准落实学生、教练员伙食标准,做好少体校的后勤保障。
二、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培养基地。推动市、县级体校通过拓展新的渠道,走出体校办体校,扎根学校办业训的传统模式,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阵地,以新兴体育俱乐部为平台,扩大青少年业余训练人群,培养和激发青少年运动兴趣,发现体育后备人才;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社会团体、单项协会和体育俱乐部等办运动队。逐步形成市有重点、县有特色、学校有传统的多渠道、多形式的业训模式。
三、构建科学选才和育才新模式。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训练选才网络,形成以市级体校为龙头,县区体校为中间,体育传统校为基础的选才网络体系;深化“体教结合、共育人才”的方针,牢固树立“文化教育领先,科学训练第一”的理念,合理配备文化课教师,将体校文化课教师选派、培训、职称晋升等纳入教育管理范围,在学训计划安排上,合理分配教学和训练的时间,妥善解决好学习与训练的关系,培养知识型的体育后备人才,坚持“关键是选材,重点是输送”的原则,在发现苗子、打牢基础、输送体育人才和日常管理上下功夫,培育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质体育后备人才。
四、加强优秀教练员队伍建设。合理配备教练员,通过引进高水平教练员及退役优秀运动员,选拔体育院校运动系毕业生和运动专项特长突出的高校毕业生担任专职教练员,教练员配备人数要符合实际需要;加强教练员的培训工作,建立培训制度,组织教练员参加国家、省市级专业培训,实行体育骨干教师分级轮训,接受不同层次的培训或轮训,切实提高教练员、业务骨干队伍把握人才选拔、培养、输送特点规律的能力,不断提高训练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输送的质量和效益。
五、做好青少年校园体育工作。会同教育部门大力推进青少年阳光体育活动,要将学校体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推动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以体育教育教学、体育竞赛活动为载体,努力构建学校体育竞赛活动网络,为发现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鼓励优质资源学校与体校联合办学,将优势项目布点到校,送训上门。
六、完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制定《体育后备人才输送奖励办法》,充分调动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积极性,对向市级体校、省优秀运动队输送优质体育人才的教练员(体育老师)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为我市争光的优秀运动员给予表彰奖励,以增强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活力。
 
                                                                                         (编稿:张帆)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