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参政议政 > 调研文章
关于我市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2022-05-23 10:17:54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20181月,市政府印发《宝鸡市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宝政发〔20186号),提出要“打造中药材种养殖、中药加工制造、中药流通贸易、中医医疗服务、中医药健康相关产业及中医药人才科研‘六位一体的产业体系,实现宝鸡市中医药产业的跨越发展”。

    近年来,我市中药材产业发展良好,中药材的种植、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健全,初步形成了全产业链,但整体发展规模小、优势不突出的问题客观存在,具体表现在:一是中药材种植面积小、品种少,新品种选育、生物肥料应用、野生中药材开发、驯化、育苗等方面研发不足。二是我市中药材加工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产值整体较低,没有形成龙头带动效应,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不强,企业普遍存在研发资金投入不足和人才缺乏的问题。三是我市现有中药材仓储、物流企业基础薄弱,对我市周边现有中药材市场的吸纳能力不强,尚未形成辐射西北的中药材交易市场。四是各县区中药材产业主管部门分属农业农村、林业、科技、市场监管等不同部门,影响产业统一规划和管理。

    发展中药材产业,对于打造脱贫攻坚长效产业、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建议:

    一、进一步做大种植规模。一是围绕宝鸡本土柴胡、党参、苍术、猪苓、太白贝母、林麝等重点品种,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道地中药材规模化、规范化、集约化种植,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重点培育种植大户、农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种植。二是加强道地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规范化种植(养殖)基地建设,开展种苗统育统供、病虫统防统治、肥料统配统施、市场营销等服务,鼓励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开展新品种的引进和选育,不断丰富种植种类。三是推进科技创新,加强农科教合作。加快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支持科研院校与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共建技术创新平台,开展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加快成果转化应用,提高技术到位率和道地药材科技水平。四是抓好技术培训服务。通过举办培训班、外出考察、召开会议等形式,对农技骨干、新型经营主体开展技术培训,为农户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确保中药材种植产业健康发展。

    二、进一步做强生产加工。一是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全面整合产业内现有特色资源,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和空间布局,紧扣市场需求,选准1-2个我市重点中药材企业,持续不断地抓质量、抓效益,形成品牌效应和规模效应,加速培育壮大中药材龙头企业和特色品种,引领带动全市中药材产业快速发展。二是大力培育知名品牌。通过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重点开展中药材产地加工,开发中药材功能性食品及保健品,提高产品附加值,鼓励企业向纵深发展,创建产品特性鲜明、市场占有率高的中药材品牌。三是鼓励企业加强新药开发和研究,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强对中医组方和中药剂型的创新,加强新药的开发和研究工作,提高市场竞争力。四是创新人才的引、招、用”,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人才工作的文件精神,以项目合作为平台,积极搭建与科研机构合作通道,灵活采用共享人才”“工作专班”“科技特派员等方式方法,强化全市中药材产业人才保障。

    三、进一步打通流通链条。一是狠抓招商引资,引进多元化龙头企业,加强与大型知名中药企业合作,统筹建设中药商贸物流体系,努力构建专业化、系统化中药材产业链,打造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逐步形成立足宝鸡、辐射西北的关天经济区现代中药材产业高地。二是鼓励中药材生产企业向中药材产地延伸产业链,在道地药材主产区积极扶持建设产地初加工和仓储物流设施,加强柴胡、贝母、林麝等原料下游产品开发,逐步将我市原料基地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三是逐步建设中药材电子交易平台、中药材电商平台,打造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全新交易体系和仓储物流体系,更好地拓展市场。

    四、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理顺管理服务职能,明确部门职责,涉及中药材种植和产地初加工的由农业农村部门牵头制定工作任务清单,逐一落实;涉及技术攻关的由科技部门牵头制定针对性的发展计划,统筹协调;涉及质量监管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牵头理清法律依据,制定工作清单,严格执法监管。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