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民进风采 > 会员文苑
怀念领袖 共创和谐
2010-04-01 15:32:52


——纪念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

民进科经支部主任   何欣华

    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华诞。
    六十年,记载着共和国成长的阵痛和发展的艰辛。六十年,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奋斗,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六十年,伟大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青山苍翠,渔舟唱晚,城市璀璨,社会和谐,人民笑逐颜开……今天,我们在享受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纪念共和国六十华诞的幸福时刻,也深深地怀念着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伟人毛泽东!
    毛泽东为人民共和国做出的丰功伟绩,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亲密关系,永远被中国人民所铭记!毛泽东这位历史巨人,毕生以人民的利益为宗旨,为人民事业所建立的不朽功勋,将永远被中国人民所称颂!
    毛泽东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他不仅教育子女永远热爱人民,永不背叛人民,而且一生为维护人民的利益与高官特权思想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他使人民当家做了主人,使普通百姓的子弟接受了良好教育,工人农民和其他普通劳动者的身影出现在参政议政的行列。他始终与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广大人民群众站在一起,努力实践着“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这一宣言。人民感念他,崇拜他!曾经看到融入普通市民之中,与家庭妇女同样挎篮买菜的李敏,谁还能认识她就是毛泽东的亲生女儿;在这人欲横流的商品社会里,毛泽东的孙子毛新宇没有一门心思利用显赫的家庭背景步入政坛和商界,而是静下心来做学问,更体现出了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毛泽东严格教育子女自觉平民化的事实,充分说明了他永远没有忘记人民,永远没有脱离人民。这也就是人民怀念和崇敬这位已逝去33年之久的伟人之谜。
    毛泽东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重要位置。从朝鲜战争、中苏珍宝岛之战到中印边境之战,无一不体现出他对国家的爱恋。尤其是朝鲜战争,面对极其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极端困难的国内经济状况,是他高瞻远瞩向全国人民发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号召。当一些高级军官和士兵产生避战念头之际,又是他毫不犹豫地把自己唯一健康的儿子送上前线,与普通百姓的子弟一道并肩作战,为的是鼓励将士、安抚百姓,为的是国家的安宁和国土的完整。这一崇高境界在世界高级领导人中也极其罕见。
    毛泽东始终把民族利益放在中心位置。在变幻多端的国际风云中,他以独特魅力保持着高尚的民族气节,使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虽然他的人民不很富有,甚至很贫穷,但活的顶天立地,扬眉吐气,威武不屈,贫贱不移。世界因为他的存在而呈现稳定的多极化格局,中华民族在多极化的格局中成为世界其他许多兄弟民族推崇的榜样。这也就是人民至今难以忘却这位伟人的理由所在。
    毛泽东作为富有睿智的哲学家,他的关于实践的观点、关于矛盾的论述和一分为二的学说都将永远闪光;毛泽东作为著名的军事家,有运筹帷幄的胆识,他的军事战略和军事战术至今已成为著名的美国西点军校的必修课;毛泽东作为享誉四海的书法大家,有艺人的豪放,他的狂草已浑然成为一体,独树一帜,折射出伟人的大气,极大地丰富了祖国书法艺术宝库;毛泽东作为杰出的诗人,他的许多著名诗篇已成为千古绝唱,无不渗透出伟人的豪气和诗人的浪漫;毛泽东作为经济学家,他的《论十大关系》是融哲学、政治学和经济学为一体的惶惶大作,成为中国经济哲学的奠基人;毛泽东作为超群的职业革命家,具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非凡胆识;作为卓越的社会活动家,为国内国际事务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作为伟大的思想家、作为文章豪杰,无不表现出一种雄才大略。这也就是人民对这位伟人的评价最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的根本原因。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这是一位普通农民的衷心颂歌,也是亿万中国人民发自肺腑的赞歌。这首歌传唱了半个多世纪至今不衰,这首歌唱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人人耳熟能详。毛泽东作为亿万人民的领袖和导师,他的丰功伟绩,他为人民建立的不朽业绩是唯一能称得上人民赞颂的。理解了这一点,也就理解了《东方红》这首歌所包含的无限深情。
    今天,在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耀下,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代领导集体,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切实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以实际行动纪念着这位伟人。
    今天,面对错综复杂国际国内形势,每一个爱国者都会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心。事实证明,只有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深化改革,我们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稳立于世界潮头,才能在保民生、保稳定、促发展中取得新的辉煌。这不仅是对毛泽东等老一辈共产党人的最好纪念,也是对共和国六十华诞的最好礼物!
                                                                                               (编  辑:同咏梅)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