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民进风采 > 会员文苑
社会主义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2009-12-11 09:58:40


——我视野之中的祖国六十年巨变

民进宝鸡职业技术学院支部主任   秦金华
        六十年,可谓弹指一挥间!六十年的社会进步、巨变,让我触摸到了社会前进的脉搏,六十年的繁荣发展惠及了我们每一个国人的生活。
    国家经济在六十年间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也在这六十年间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衣食住行和生活环境、工作条件哪一样都是翻天覆地的。
    童年的深刻记忆,也曾令我欣喜、也曾令我有过有过难忘的回味。记得那是1964年的一个秋天,我父亲从西安给我买回了一双雨鞋,这在那个年代、特别在三年自然灾害刚刚过去,对于我的同龄人下雨天穿雨梯的伙伴来说,可算是一种奢侈了。记得当时在课间,班上的男女同学只要脚丫子能进去的,大部分都抢着试穿,还跑在雨地里感觉它的新奇。……
    计划经济时期凭证供应的年代, “过年穿新衣”的期盼,更是我们那个时期的同龄人都有过的,如果能在没有过年就穿上新衣裳,那定会让邻居、同龄人羡慕不已。……
    食品的供应更是让我们难忘,买肉凭票是自然的,但绝对没有挑肥选瘦的份儿,更不要说得排上拥挤不堪的露天长队,并要担心轮到自己时还有没有货物可以买到。因为争购食品引起大人们吵闹,甚至抓扯让孩子们惊恐不已。六七十年代物资极度匮乏,一块红糖或豆腐乳,甚至是加了点食盐的辣椒面,都曾经是分享的零食,而在当时津津有味的吃相,一点不逊于现在孩子们吃到最新上市食品时的兴奋程度,被辣椒麻木过后的畅快也不亚于现在吃火锅后的酣畅淋漓。
    三十年前,许多家庭的住房都只有一间,几乎相同的布局就是用一张床或一个大立柜放在房屋的中间,拉上帘子把屋子隔成两间,前面是客厅兼饭厅,客人来了只能以床入座,条件好些的能备上一两只小马扎或小木凳;孩子多的家庭还得设计成上下铺,而床后面就是另一间卧室与储藏室的统一。现在,条件好了,城市大多家庭都住上了单位分的三室一厅,有了自己的独立王国,兴奋不言而喻。
    且不说现在的自动化办公条件如何先进,单说喝开水一项都不知道换了多少种热水器,而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开水只能是在早上锅炉房供应时间打好以保证全天的需要。现如今,坐在办工作旁,伸手就是饮水机加纯净水,冷热自斟,好不自在。
    还有通讯工具的变化,八十年代用的是手摇式电话,每次需要联系时头疼不已,且不说先要接通邮电局的接线员,再转接至某个地方或某个单位,若对方是信号不太好,得打上好几个电话,有时甚至得呼叫上一天才能接通。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先行者,腰间跨着BB机,传呼信号随时呼叫,每每发出叫声,......持有者的那份自豪,不言而喻。到了千禧之年,“大哥大”又成了身份的象征,持有者夹杂着地方语的嗓音大喊,似乎才觉得在人前显圣。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每一个人手里都有不止一个手机,无论走到天涯海角,都与对方近在咫尺,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交通工具变化的更是令人兴奋不已,由过去的自行车、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到今天的家庭拥有小汽车,这一切的一切,过去对我们来说真是不敢想象的。
    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成功举办,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中国运动员以出色的竞技能力和顽强的拼搏精神夺得金牌总数第一,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由于祖国强大,“神舟五号、六号、七号”得以成功发射,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送航天员进入太空的国家,更是显示了祖国科技的进步,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这一系列的成功,更进一步证明了祖国今天的繁荣和强大。……
    六十年间的种种变化让我感慨多多,而自己经历的只是千千万万国人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的缩影。中国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的历程,取得的伟大成就来之不易。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我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高举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艰苦奋斗,团结拼搏,使综合国力不断登上新台阶,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城乡居民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深刻变化,成为我国历史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最快、城乡居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我们生活在如此美好的黄金时代,这种幸福和安定和谐的局面也需要我们倍加珍惜和维护,需要通过我们的努力和奋斗,祖国还会越来越富强,人民生活也会越来越美好。
    新中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人民群众被压迫、被奴役的悲惨命运,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开始。消灭贫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成为新政权的一项重要的历史使命。半个多世纪以来,党和国家坚持不懈地为此而努力奋斗。纵观六十年特别是近三十年,可以看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部署的推进,人民生活经历了两次历史性的巨大跨越。
    第一次是从贫困到温饱的跨越。建国以后的一个时期里,由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认识不清,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以及受“左”倾思想的干扰,国民经济徘徊不前。虽然人民生活逐步有所提高,但是温饱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国民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人民生活得到了迅速提高。到八十年代末期,在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和质量发生了明显变化,用于吃饭穿衣的支出所占比重大幅度缩小,用于住、用的支出以及文化服务方面的支出所占比重相应扩大,标志着城镇居民在实现温饱的基础上开始走向小康;在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全国农民也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
    四十年代末,一些西方政客曾经断言:中国共产党解决不了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和经济问题。但是,历史的发展却同他们的预言相反,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不仅解决了,而且解决得扎实、稳固。我国用占世界10%左右的耕地解决了占世界22%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对国际粮食安全和世界经济发展也是一个重大的贡献。
    第二次是从温饱到小康的跨越。在实现温饱的基础上,经过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居民生活水平又上了一个大台阶。
    “从恩格尔系数(居民食品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来看,联合国粮农组织用这个主要指标制定生活发展阶段的一般标准为:60%以上为贫困,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40%以下为富裕。1998年我国的恩格尔系数,城镇居民为44.5%,农村居民为53.4%,分别达到和接近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小康标准。”
    再从其他指标来看,我国目前许多反映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指标已达到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有的已达到和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日常生活方面:据联合国粮农组织资料,1992-1994年我国居民每人每天食物热值为2727大卡,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2718大卡),同期与我国饮食结构比较相近的亚洲中等收入国家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人均每天食物热值分别为2365、2782和2609大卡;我国人均每天食物蛋白质含量69.7克,接近世界平均水平(70.8克),高于同期泰国(52.7克)、马来西亚(64.1克)和印度尼西亚(60.3克)的水平;我国人均每天食物脂肪含量58.1克,低于世界平均水平(68.7克),与泰国(43.9克)、印度尼西亚(50.8克)大体相近。所以,从总体上看,我国居民吃的营养水平已基本达到与我国饮食结构 比较相近的亚洲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同时,随着我国家电行业的迅猛发展和居民家庭普及率的大幅度提高,城乡居民家庭每百户电视机拥有量已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居住面积总体上相当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文化教育方面: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1993年我国小学入学率为118%,高于世界99%和发展中国家70.1%的平均水平;中学入学率为55%,相当于世界54.6%的平均水平,大大高于发展中国家17.8%的水平;大学入学率为3.8%,略高于发展中国家3.3%的平均水平,但与世界15.5%的平均水平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医疗保健方面:总体上已达到世界中等偏上水平。1997年我国平均每一医生服务人口数为621人,优于多数发展中国家。1995年我国婴儿死亡率为34‰,低于世界55‰的平均水平和发展中国家60‰的平均水平。随着生活的改善,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不断提高,目前已达71岁,高于世界平均67岁的水平。
    综合以上各项指标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城镇居民生活已实现了小康,农村居民已接近小康。我国居民生活由温饱向小康的第二次跨跃,使人民生活整体上由量的满足逐步转向质的提高,由以生存资料消费为主逐步转向以发展和享受资料消费为主,由单一实物消费逐步转向包括精神文化、服务等在内的多样化消费,生活资料比较充裕,生活内容丰富多彩,生活环境逐步改善。
    我国人民生活两次历史性跨跃,充分证明,社会主义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也只有坚持民族大团结、构建和谐社会,也才是人民富裕予、国泰民安的唯一出路。
                                                                                          (编  辑:同咏梅)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