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民进风采 > 会员文苑
从农民到国学讲师 我见证了国学复兴的坚实脚步
2018-09-27 15:23:59


民进宝鸡市委会常委 秦东魁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的儿子,1981年出生在陕西眉县,改革开放,这场改变了整个中国的巨变,让每个人的生命都有了更多色彩。从一个农民走向国学讲师,我见证并推动了国学复兴的脚步,我的命运经历,或许会为这场巨变多一个诠释的注脚。
(一)悲惨的童年记忆犹新
自从讲国学以后,我参加了很多次聚会,每次看见土豆丝,都还禁不住翻起心酸。因为,它会唤起我悲惨的童年记忆。
记得我小时候,我爸爱赌博,经常输,输了钱就回来打我一顿。为此,我妈妈经常和父亲打架,吓得我和妹妹在床底下趴着。后来,妈妈受不了,就离家出走了,好多年都没有回来。当时,我们家住在两间破房子里,锅在房檐台底下支着,我爸也不做饭,艰苦的生活逼着我只能自己做,柴火还得自己捡。
我八岁就学会了擀面条,那时,我人小擀得很少,下锅里煮好了以后,我爸就说:“我尝尝看熟了没熟。“一尝,就先给他自己捞一大碗,锅里没剩下两根面给我和妹妹。那时,我们兄妹俩就经常饿,我只能去地里偷挖土豆。我就把土豆埋在柴火里,饿了就吃土豆,饥一顿,饱一顿,这影响到我十几岁后还很瘦,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所以,我现在看见土豆,就会想起当年的悲惨经历。幸运的是,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推开,人民终于迈出了物质匮乏的时代,从城市到农村,几乎人人都能吃饱穿暖了,对13亿中国人来说,这是一项伟大的成就。
(二)立志讲国学,不让自己的遭遇再次重演
由于幼时缺乏父母之爱,在精神上,我一直留有遗憾,我经常对人说,我这一生,最亲近的人不是父母,是爷爷奶奶,一直照顾我到七岁,我能走到今天,能够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也是我爷爷的功劳。
爷爷经常对我说:“孩子呀,爷爷能给你留下的全是书。” 我的《弟子规》《三字经》的基础,就是爷爷那个时间教的。他还劝我说:“你爸那人啊,你也别怨恨他,他有精神病。”这么一说,我心里对我爸怨恨少了:他有精神病,算了,包容他吧。我常常想,还好有爷爷教育我国学,我从小受熏陶,人生有了道德和规矩,才让我放下怨恨,一步一步踏实地走到今天。这也是我决心弘扬国学的根本原因。
过去,孔老夫子讲五伦关系,里面提到了父子关系、夫妻关系,讲到了作为父母如何尽慈,孩子如何尽孝。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划出了做人的起码道德准则,准确而清晰,有利于处理与谐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组建社会,有利于道德的形成。很遗憾,我父母从文革时期过来,完全没学过这些。幸运的是,改革开放和解放思想,终于让国学走向了复活的道路。也让我这样一个农民,能放心大胆地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实际上,我最初讲国学时,心里就一个愿望,不再让我和妹妹的遭遇在更多人身上重演。通过我自己的悲惨遭遇,我深刻认识到,夫妻关系是人与人相处的最重要一环,夫妻关系一旦稳定,就能让社会关系稳定,上能对四位老人尽孝,下能好好抚育孩子。如果夫妻之间多讲感情,少讲利益,多点和谐,少点冲突,才能让孩子心里是温暖的,才能为社会培养有益的人才。
(三)国学复兴对当代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从立下讲国学的志愿以后,一路走来,路上有艰辛更有风景。记得当初,为了给一个学校免费捐赠《弟子规》,我托了好多关系,才把书送进去。有时候我想,为了自己的私事,我都没找过人,但是,为了捐书,为了国学复兴,我没少求人。
欣慰的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后,经济繁荣的盛世局面给国学复兴带来了有利条件,国学热逐渐兴起。我们看到,弟子规正式走进了中小学校园,越来越多国学节目走上了传媒,像《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等,优秀传统文化在年轻人中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但是,另一边,我的忧虑也略有增加。为了让国学走进监狱,我这五六年,经常去监狱给犯人讲国学。有一次,我去少年犯监狱讲了一次课,监狱长告诉我,百分之七十五的少年犯来自于不健全的家庭。现在的父母都自私,只顾自己,离婚了,单亲家庭,很容易让孩子变成见利忘义、道德沦丧的犯罪分子。我就自己回想,如果没有爷爷教育我,宽慰我,我都不知道坏成什么样。因为完全没人管呀,现在肯定也在监狱里坐着呢。
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极大丰富了生产力,满足了人们的物欲。但是,不少中国人逐渐发现,幸福并没有伴随着物质如约而来。老人无人赡养,二奶越来越多,离婚率不断升高、少年犯越来越多,有的疫苗造假,有的蔬菜农药超标……一些人,对父母没有感恩,夫妻间没有亲情,对朋友没有信用,社会伦理的底线正不断被突破。究其原因,在于财富的脚步走得太快,我们的思想道德、价值观的步伐,却远远落在了后面。
今天,我们的文化环境日益复杂,我们必须面对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物化主义、消费主义、娱乐至上、极端个人主义时时侵蚀人们的心灵。而另一边,当前国学热所传播的还相对是表层东西,诗词歌赋和经典诵读确实重要,但是,他们里面所蕴含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才是核心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的“仁义礼智信”,这些优秀的品质正是现代社会生活最迫切需要的。
幸运的是,我们国家高层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习近平同志就深刻阐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系统概括了其蕴含的六个基本理念:“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
从更高的视角看,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离开高度的文化认同,就没有基本的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以,作为一个国学讲师,我深深感觉任重道远,保护好我们民族的“根”和“魂”,我将一直在路上。
                                                                                         (编辑:张帆)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