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民进风采 > 心得体会
怀念 学习 奋进
2011-12-16 20:16:52


——延安参观记

民进陈仓区支部会员  刘晓萍
    今年是建党90周年,为了缅怀革命先烈,感受延安精神,7月初,民进陈仓支部组织会员来到革命圣地——延安,带领大家重温历史,共庆党的生日。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
    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
    手抓黄土我不放,  
    紧紧儿贴在心窝上。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双手搂定宝塔山。  
    千声万声呼唤你,  
    ——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  
    在路上,我的心里不禁涌现出贺敬之先生的诗句来。延安,在中国人们的心中之所以有着“革命圣地”的称号,是因为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是在这里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人民共和国的坚固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
    汽车飞驰着,经过几个小时的颠簸,汽车驶进了延安市里,猛然间,在我们前方出现了盼望中的、梦寐已久的宝塔山!“宝塔山是延安的象征。” 在宝塔山下,流淌着延河水。只见河水荡漾,滚滚向前流去。“滚滚延河水,巍巍宝塔山”这是我在教科书上看到的延安,而今,宝塔山依然巍巍,但延河水早已不似以前那么多了。当地人说,你们来得真巧,这几天,由于雨水较多,延河才有这么多的水。平时,延河几近干涸。有一段顺口溜记载了延河半多个世纪的变迁:五十年代的延河鱼虾满载,六十年代的延河水浇田灌溉,七十年代的延河淘米洗菜,八十年代的延河水少的可爱,九十年代的延河水不复存在。
    在宝塔山下,讲解员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历史故事:“毛主席把彭德怀称为彭大将军,大家知道是怎么来的吗?就来源于一次‘切尾巴’战斗!”原来,当年中央红军在吴起镇刚刚停脚,一路尾随红军的宁夏军阀马鸿宾、马鸿逵的2000多骑兵就对红军形成了夹击之势。毛泽东和彭德怀等人商定了伏击计划,把这条讨厌的“尾巴”斩断在根据地之外,作为与陕北红军会师的见面礼。
    1935年10月21日晨,中央红军在吴起镇头道川两边的山岭上设下埋伏。敌人进入伏击圈后,彭德怀下令攻击,一仗下来,消灭敌人一个团、击溃3个多团,俘敌700多人,缴获一大批轻重武器和战马。战斗结束后,毛泽东十分高兴,挥毫写下: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当年,毛泽东、周恩来率领中央红军从甘南的哈达铺渡过渭河,过六盘山从陇东高原进入陕北。1935年10月19日,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先期到达陕北吴起镇(当时属保安县管辖,今属延安),在平台山以一场“切尾巴”式战斗结束了红一方面军的长征,胜利实现战略转移。“切尾巴”战斗后,敌人再也不敢来犯根据地。
    我们来到位于延安市西北约3公里处的杨家岭,只见这里两山夹峙,绿树成荫,地势十分隐秘。当年,国民党为了消灭我党,飞机在杨家岭上空多次周旋侦查,陕北的窑洞作了很好的隐蔽,多次躲过了敌机的轰炸。坐落在杨家岭沟口的中央大礼堂,建于1940-1942年,是七次全国大会的会址。它的建筑更是一个奇迹,当时国民党对我苏区进行封锁,修建礼堂的建材无法运至,聪明的共产党人用石油和着黄土代替钢筋水泥修建了当时我党最豪华的七大礼堂。现礼堂大厅仍按“七大”会场的原样陈列。礼堂后的三层楼房,是中央办公厅旧址,就在这世界上最小最落后的军事指挥部里,党中央指挥着世界上最伟大的战争,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飞机大炮,赢得了解放全中国的战役。杨家岭北边山坡上的窑洞是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领导人的旧居,至今保存完好。简陋的设施,艰苦的条件,当时的情形依稀可见,在毛主席住的窑洞外面,有一个石桌和四个石凳,就在那里,1946年8月6日,毛泽东在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指出: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我驻足遐思,遥想当年他老人家那“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英雄气概,是何等的豪迈。今天的杨家岭已经是革命教育的基地。
    我们又来到一个领导人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枣园,这里地势开阔,花草繁多,风景优美,它原来是一个地主的庄园,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这里曾是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革命者的小礼堂坐落在园内,是中央书记处的会议室兼俱乐部与餐厅,也是当时最繁华奢侈的礼堂,木质的地板至今完好,毛主席曾在这里为斯诺夫人举行了舞会。枣园现在还保存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任弼时、刘少奇等领导人的办公室和寝室旧址,这里的一切处处都留下了当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痕迹。你看,那一台台纺车、一架架织布机,记录了那一段艰辛而有难忘的岁月。毛泽东同志的《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等许多对中国革命产生重要影响的著作,都在这里诞生。在这里,中共中央领导了延安整风运动,筹备了党的七大,领导全国人民夺取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今天的枣园仍旧是一派典雅,静谧的环境,优美的风景,吸引着来至全国各地参观学习的人们。枣园的门口是丰富的小商品市场,枣园的大红枣已成为延安的品牌商品,各种纪念革命历史的光盘软件随处可见,宣传革命教育活动已为旅游商务创造了无限的商机,憨厚朴实的陕北人正在快步地追赶着市场经济的潮流。枣园一度是中国革命的中枢,1943年,毛泽东等领导人从杨家岭迁到了枣园居住。现在,枣园是延安红色旅游的核心区,一辆辆旅游车排满了停车场。人们每到一处都会在这里合影留念。在毛泽东故居前,我还了解到毛泽东枣园为老人祝寿的故事:
    1943年农历正月十四,毛泽东外出散步时遇到了几位老人,其中有两个人还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生日就是正月十五。攀谈后毛泽东说:“如今穷人翻了身,生产搞得好,明天是元宵节,我给你们祝寿!”第二天,毛泽东把枣园的24位老人请到了中央书记处小礼堂,给大家祝寿。工作人员采购了一些肉、蛋、水果和新鲜蔬菜,周恩来、朱德等人都来了。毛泽东敬酒,祝老人们寿比南山。饭后,又专门给老人们放映了一场电影。临走时,毛泽东又送给每位老人一条毛巾和一块肥皂,作为祝寿的礼物。讲解员最后说:“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现在有个别年轻人把尊敬老人的传统扔到了一边。哪里有不尊敬老人的事情,你们可以把毛主席的故事讲给他们听呀!”
    王家坪革命纪念馆,可以说是中国革命战斗史的一个缩影。它创建于1950年,由大门正厅和观众休息厅组成。整个建筑呈回字型,正门庄严宏伟,展厅高大宽敞。在纪念馆里,陈列着几百张历史照片,近千件历史文物。这些照片和文物,展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陕北,进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国共合作、坚持持久战、开展延安大生产运动的历史画面。看着那荡气回肠、可歌可泣的一幅幅珍贵资料,徜徉其中,无不为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的精神所鼓舞、所激励。这种精神,被人们誉为“延安精神”。
    关于延安精神,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论述。毛泽东主席这样说过,中国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清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讲到,在长期革命战争中,我们在正确的政治方向指导下,从分析实际情况出发,发扬革命和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搞社会主义建设,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大大发扬这些精神。如果一个共产党员没有这些精神,就决不能算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不但如此,我们还要大声疾呼和以身作则地把这些精神推广到全体人民、全体青少年中间去,使之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精神文明的主要支柱,为世界上一切要求革命、要求进步的人们所向往,也为世界上许多精神空虚、思想苦闷的人们所羡慕。……我们一定要宣传、恢复和发扬延安精神、解放初期的精神,以及六十年代初期克服困难的精神。我们要自己坚定信念,然后才能教育和团结教育群众提高信心。江泽民同志强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没有过时。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艰苦岁月要发扬延安精神,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离不开延安精神,否则,我们的社会主义是很难建成的。胡锦涛总书记也提出了殷殷希望:延安精神是党的宝贵财富,要世世代代继承下去,发扬下去。在新的形势下,一要发扬百折不挠的革命坚定性。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增强必胜的信念。二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求实务实,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三要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艰苦创业的精神,克服困难,进一步增强自尊心、自信心,团结一致,把各项工作关键是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四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保持优良传统,坚决刹住虚报浮夸,弄虚作假,拉花架子等不良作风,要扎扎实实做几件取信于民的事情。瞻望着一幅幅动人的革命史实,我深深地读懂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傍晚时分,此时,延河大桥灯火通明,伴着闪耀的宝塔山,相得益彰。公路上的车辆来来往往,川流不息。灯影里的男女老少,衣着鲜亮的时装,或散步,或匆匆而行……延安的传统与时尚在这里交汇。“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真正的走进延安,你才能理解和体会延安精神的伟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延安精神的本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是对中国共产党根本宗旨最简洁、最准确、最本质的表述。延安,这片红色的土地,在我们父辈和爷爷辈的眼里,是那样的神圣和庄严,而在我们的眼里,又是如此的神秘和遥远。今天,当我们真正的走近她的时候,油然而生的不仅仅是追忆,更是一种激励和开拓。
                                                                                      (编 辑:同咏梅)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