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园地 > 重要文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转载(三)
2010-06-26 11:01:46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以什么样的思想理论为指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首要问题。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1、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任何一个政党,都有昭示自己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的理论。这种理论,马克思、恩格斯称之为政党的旗帜。中国共产党的旗帜就是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近代中国,面对空前深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各种主义和主张都出场了,也都破灭了;各种组织和政党都登台了,也都退出了。只有在中国人民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后,才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八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取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走向胜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经过二十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东方。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们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幅度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想象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光辉历程,充分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威力,充分证明了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面对国际风云变幻和国内严重政治风波,中国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不仅成功地稳定了政治局面,而且实现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综合国力大大提升,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历史雄辩地证明,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是改革开放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治党治国之本,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2、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这种灵魂作用在于,马克思主义能够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着思想基础和理论支撑作用。在当代中国,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才能正确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历史条件、本质要求和客观规律,解决影响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传承与变革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发展。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才能有效抵御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和侵蚀,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变化面前不迷失方向。如果忽视或者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各种错误思潮就会泛滥,西方价值观念就会乘虚而入,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就会受到冲击,我们的民族文化和传统就可能被消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会受到干扰、迷失方向。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条红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依据作出的价值选择,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转化为对美好未来向往、认同和追求的集中表现。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把共同理想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以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和时代观为依据形成的价值理念。马克思主义揭示了民族文化的起源、实质和各个时代的本质特征,赋予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科学的内涵,为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提供了有力指导。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我国优秀传统道德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实践相结合形成的价值准则,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思想道德领域的生动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3、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中国共产党是高度重视理论指导、善于进行理论创新的党。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成功和失败经验的基础上,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并在革命胜利后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形成了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这就是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在系统总结我国经验和准确把握国际形势的基础上,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扎根于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深刻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创新成果。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最好坚持和实践,也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坚持和实践。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就要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在新时期的理论主题和实践主题。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自觉用这一理论体系指导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改造。深刻认识到,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而不是别的什么旗帜能够最大限度地团结和凝聚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的智慧和力量,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别的什么道路能够指引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始终做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就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部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意识、全面发展意识、协调发展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更加自觉地拥护科学发展,更加主动地投身科学发展。要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坚强意志、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就要积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生动活泼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解答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增强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价值认同、感情认同,让理论更好地走进群众,让群众更好地掌握理论。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人们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断会有新的实践课题需要研究回答,新的实践经验需要总结提炼,新的热点难点问题需要解疑释惑。要把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一项长期任务,不断拓展理论宣传的内容和形式、手段和渠道,努力增强理论教育的针对性、说服力,使理论在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取得更好效果。

                                                                                          

                                                                                 (编  辑:同咏梅)

 

 

 

 

 

 

 

 

  
  
  
  
  
  
【打印】 【关闭】